Wednesday, March 5, 2014

手機遊戲神魔之塔=港版WhatsApp?

神魔之塔=港版WhatsApp?
信報財經新聞
3/05/2014

本港手機遊戲《神魔之塔》開發商Magic Feature,獲得雲遊(484)以7000萬美元(約5.5億港元)入股20%,公司估值27億元。筆者認為,這宗交易對於香港的意義,可以跟WhatsApp獲Facebook收購相提並論,雖然金額相差55倍,但重點是一個「宅男」於網絡新經濟中憑着一個成功軟件晉身億萬富豪,這類Bingo故事,無論發生在美國或香港都一樣矚目。

宅男兄弟一game成名
《神魔》的開發者、Magic Feature創辦人曾建中生於1981年,算是80後,筆者去年曾在他的沙田科學園辦公室跟他見面,他當時身穿一件縐縐的T恤,頭髮蓬鬆,跟一個「打完通宵game」的宅男無異,分別是他「寫game」而非「打game」。

http://digcan.com/game/wow

曾建中在科技大學(UST)修讀土木工程系,卻偏偏極之討厭土木工程,畢業後一度「渾渾噩噩」,做過保險經紀,之後跟弟弟寫網站創業。他接受訪問時講過:「媽媽看到兩兄弟每天窩在房間打電腦,足不出戶,眼神中看得出她很擔心。當時窮得沒法給家用,最潦倒時,銀行戶口只剩9.96元。」

可以想像,當時曾媽媽多麼擔心這對「宅男兄弟」跟社會上很多青年一樣,沉溺上網、不事生產。事實上,他們在《神魔》跑出之前屢經失敗,包括最初炮製的電子賀卡網站Pancake每天只得幾百人點擊,其後的「香港投票站」又遭到fb封殺,《神魔》可說是他們第三次創業,終於成功。

當然,《神魔》曾被指抄襲日本遊戲Puzzle & Dragons,雲遊今次的入股亦有「泡沫」味道;但最重要的是,《神魔》及曾建中的故事有很大象徵意義,顯示在網絡新經濟領域,一個年輕人即使無資金、無人脈、無後台,只要寫出一個成功的軟件,便可以名成利就

就像WhatsApp創辦人Jan Koum,於2009年仍是個「屌絲」(內地潮語,意指社會低下層及失敗者),在矽谷到處找初級程式員工作,卻不斷食檸檬,無人發現他原來「骨骼精奇」。當年拒絕聘用他的Facebook,竟在5年後以190億美元收購他編寫的軟件,譜出一齣網絡新世界勵志劇

WhatsApp上月被收購時,筆者還在思索,香港的土壤能否孕育同樣的勵志故事,而《神魔》就提供了答案。一個經濟體成熟之後,社會上難免湧現「富二代」和「官二代」,壓縮「屌絲青年」的上流空間;但只要市場機制運作良好,有充分的競爭及激勵,像香港、美國甚至內地的部分行業,「屌絲」仍可以有出頭天。

手機遊戲神魔之塔兄弟閃變億萬富豪

手遊兄弟閃變億萬富豪
星島日報
3/05/2014

(綜合報道)(星島日報報道)科網熱潮旋風襲港,80後IT人憑手機遊戲,一夜暴富,再創科網神話。以手機遊戲「神魔之塔」上位的曾建中、曾建豪兄弟,其創辦的手遊業務,獲上市公司雲遊看中,斥巨資入股,令二人一夜間獲逾二十億元帳面財富。當年曾氏兄弟以六萬元創業,最艱難時期,戶口僅得九元,這次可謂一鋪翻身。

  雲遊昨天宣布,斥七千萬美元(約五億四千三百多萬港元),入股經營「神魔之塔」的手機遊戲公司──Magic Feature兩成一股權。令Magic Feature估值便高達二十五億八千七百萬港元

http://easss.com/cell

三十出頭的曾氏兄弟,除了從雲遊收取七千萬美元現金(每人各佔一半)之外,他們餘下的Magic Feature七成九股權,按交易作價推算,價值便高達二十億四千四百萬港元,一夜之間變成億萬富豪。不過,「神魔之塔」被指抄襲日本同類遊戲「Puzzles and Dragons」,曾氏兄弟傳奇故事背後,也難免有爭議之聲。

  翻查資料,曾建中科大畢業之後任職銀行銷售員,而同樣在科大畢業的弟弟曾建豪,則從事資訊科技行業。○八年曾氏兄弟辭去工作,以六萬元積蓄創業,初期只是經營心意卡設計網站、以及在facebook製作一些心理小測驗等小型業務。曾建中曾說過,創業初期幾近零收入,最艱難的時期,從戶口提取一百元之後,只餘下九元。當時他是靠替中學生補習,以至轉售iPhone保護套來維持生計。

  其後,曾氏兄弟看中手機遊戲潛力,去年初成功開發「神魔之塔」,並且在缺乏宣傳經費之下創造出奇,成為本港最受歡迎的手機遊戲之一。這次他們創辦的公司遭雲遊高價入股,可說「斬斷窮根」,名利雙收。

  雲遊公布上述交易之後,股價急升百分之七,收市報五十九元三角。截至去年12月底止,Magic Feature的稅後盈利僅三千八百六十萬元,換言之,以雲遊的收購價推算,Magic Feature市盈率高達六十七倍。不過,新鴻基金融高級分析員李惠嫻指出,雲遊收購這項業務,有助打開增長潛力極大的手機遊戲市場,所以市場反應正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