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June 16, 2012

政府又派錢 iBond認購全攻略


政府又派錢 iBond認購全攻略
6/06/12
458期 【投資攻略】
Eastweek


去年財爺宣布人人派六千元,很多市民嫌不夠喉。但另一垂手可得的派錢禮物iBond(通脹掛鈎債券),卻只得十五萬人認購。一年下來,首批iBond回報接近十厘,不少市民大呼走寶,誓言今年要捲土重來,重鎚出擊入飛。


「冇錢買」、「嫌賺得少」,統統是市民去年不買iBond的藉口。不過今次證券行大打優惠戰,實行借足十成孖展兼不收利息,市民只要填張表、簽個名,不用付一分一毫,運氣佳隨時可賺幾千元,難怪有股壇專家建議全家總動員認購。只是證券行這個做法,猶如誘導投資者短炒iBond,違背政府發展本地債券市場的原意。


http://easss.com/invest


政府推出第二批iBond,基本上無風險,但已可每年穩賺約三厘回報。


政府再發iBond等於派錢,攞六千蚊都要填表,認購iBond同樣填張表,自己不用攞錢出來,已經穩賺!」信誠證券董事總經理劉昇昂說。今次信誠率先推出十成孖展認購iBond計劃,投資者可以不費分毫,最多認購五萬元,等上市後沽出。由於市場預計iBond上市後最少有百分之五升幅,扣除手續費後應可穩賺。


「這個計劃,適合連本金也拿不出的低收入人士,或者大學生,我們已經向一些院校的學生會做推廣。」劉昇昂說。


目前在銀行做大額港元定期利息最高一厘幾,買iBond的回報相對優勝。


信誠搶客的如意算盤,未必打得響,皆因計劃一出,另一間證券行輝立即時頂爛市,不但照推免息十成孖展,更可最多借足十萬元選用電子帳單的客戶,手續費不過三十八元,較信誠的一百元更抵。


借十成孖展買iBond,猶如空手套利,賺多少視乎掛牌首日表現,以及最終分得幾多手。市場人士指出,第二批iBond(4214)上市後的價格,可參考去年上市的首批iBond(4208)現價。


基本上新舊iBond是同類產品,只是新一批年期長一年,至一五年六月底,代表有多一年可按本港通脹率收息。


近年通脹高企,市民日常開支日增,買iBond相信僅可抵消小部分通脹之苦。


首日掛牌料見106元


今年一月第一批iBond派發首次利息,年息率達百分之六點零八,利息根據去年六月至十一月六個月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平均數計算。第二次派息將在今年七月,根據去年十二月至今年五月六個月的通脹平均數釐定。目前通脹數據公布至四月,頭五個月平均數為百分之五點二二,估計最終派息超過五厘,即首批iBond上半年派息估計最少有二元五角。


市場人士估計,新iBond上市後的價格理論上應與首批iBond現價差不多,約為一○六元。但今次多了一批短炒孖展客,他們都傾向第一日沽貨,可能令上市初期價格被稍為壓低。滙豐的報告則指,若未來平均通脹在百分之三點一水平,新iBond的合理值為一○七元六角。


散戶今次可分得多少?參考去年經驗,政府發行一百萬手價值一百億元iBond,吸引大約十五萬人認購,超額認購約○點三倍,小戶獲全數分配,大額認購者最多獲分四十四手(即價值四十四萬元),反映大部分人只是小注認購幾手。


人民幣近年被視為穩賺的投資,不過近期匯價亦回落,相信買iBond的回報更吸引。

Thursday, June 14, 2012

iBond超購四倍 散戶穩奪三手


iBond超購四倍 散戶穩奪三手
星島日報 
6/14/2012


(綜合報道)(星島日報報道) 政府昨天公布iBond(4214)初步認購情況,申請人數約33萬人,較去年首批iBond增加1.1倍。至於認購金額則為502億元,較去年增加2.8倍,亦較100億元的發行額超額4倍。以上述資料推算,銀行界人士估計每人可獲分配3至4手。


  政府發言人表示,上述只為初步統計,最終認購結果,將在本月21日或之前公布。雖然不少證券行提供免息100%孖展等優惠,但一如去年,銀行仍然是銷售iBond的主力,據了解,單計豐一家銀行,已佔總認購額近40%。


http://easss.com/invest


  中銀香港(2388)全球市場副總經理梁偉基表示,由於美國已確立至2014年低息環境持續,iBond回報在此環境下回報算理想,故此今次反應如此熱烈。該行此次iBond認購總金額為去年的4倍;宗數為去年的2倍。若按政府公布數據的約33萬認購人數計算,預計每人最多分配到3至4手。


  豐香港區財富管理業務拓展主管傅偉民表示,豐總認購額約為去年的4倍;申請人數則為去年的兩倍。是次認購iBond的反應熾熱,相信跟去年第一輪iBond的投資回報不錯有關。


  相比去年首批iBond只有15.6萬人認購,以及131.6億元認購額,今次市場反應相當理想。如果將認購額除以認購人數,去年平均每人認購8.4萬元;今年平均為15.2萬元,顯示市民願意下更大注認碼認購iBond。


 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指出,33萬人認購iBond不是小數目,政府發行iBond可以讓市民親身了解債券市場運作,是理想的投資者教育機會,日後其他機構發行零售債券,也較容易吸引投資者參與。


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李兆波亦認為,iBond反應理想,政府可以考慮發行其他類型的債券,例如以政府資產作抵押品的債券,以進一步發展本地零售債券市場。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蘇偉文則表示,iBond是否成功,不能單看認購人數,還要看掛牌後二手成交是否活躍而定,現時還言之尚早。


  政府是次發行的第2批iBond,總額100億元,預計於本月25日於港交所掛牌。iBond將會每半年派息1次,年期為3年,即是在2015年6月到期,息率與通脹率掛,最低為1厘。

買月供股票 宜貨比三家 供款愈少 手續費比例愈高


買月供股票 宜貨比三家 供款愈少 手續費比例愈高
明報 
6/14/2012


【明報專訊】歐洲危機持續影響全球股市,投資者難以捕捉準確入市時機,面對大市飄搖,不妨選擇以平均成本法入市,月供股票或基金,因月供計劃能夠受得起時間的考驗,減低市場波動帶來的不利影響。現時銀行或券商提供月供股票數目各異,投資者可貨比三家,而作出投資決定後要留意回報,不要「只買不沽」。


現時市况波動,上月曾試過連續4周下跌,除非投資者眼光獨到,否則難以在現時波動市况中力保不失。由於港股易受到外圍影響,部分想參與股票市場的投資者就可以用月供股票計劃,以平均成本法將波動減少。


http://easss.com/invest


減低市場波動影響
投資者只要在銀行或證券行開立一個投資戶口,便可以參與相關計劃。不過,投資者要留意的是,每家銀行或證券行的月供股票名冊不一,月供股票計劃多數包括恒指成分股及成交活躍的股份。當投資者開始計劃後,每月定時用客戶的供款去購入指定的股票。每月定時入貨,購入價自會有高有低。股價高時,定額買入的股票就會較少一些;相反若價格處於低水平,買入的股票會多一些。經濟周期總會有高有低,股票價格亦然。在長線投資的情况下,收集到的股票,平均價格有機會較單一次入市為低。


對於股市,市場都預期今年會處於波動市格局。再者,目前為股市調整期,相對於早前的高位,不少股份的價格已經大幅回落。例如,恒生指數兩大重磅股匯豐控股(0005)、內銀股、港交所(0388)及中國人壽(2628)等港人愛股,都十分波動。如果相信港股後市仍有可為,但又沒有信心捕捉到最好的入市價,倒不如做月供股票,趁這段股價較低的調整期,多儲一些股票。


未必可以捕捉最佳入市時機
無疑,月供股票有好有壞。最明顯的壞處是不能捕捉最佳的入市時機。另一方面,與普通的股票買賣一樣,月供股票都要繳交佣金等一連串交易費用。對於月供股票客戶,銀行都是每月收取一項最低收費,供款愈少,手續費的比例就愈高,變相投資成本會較普通的股票交易更高。


月費最低50元


基本上銀行的收費方法各有不同,好像中銀香港(2388)就每次股票每月繳交50元手續費(最低收費額),當中已包括了經紀佣金、印花稅、聯交所交易徵費等連串交易費用,最多可以選10隻股票。


匯豐則首2萬元免經紀佣金,直至另行通知,但超過2萬元,首2萬元仍免佣,其後需繳付0.25% ,每隻股票50元。恒生銀行則每隻股份每期收取投資額之0.25%或50元(以較高者為準),當中已包括佣金、印花稅、香港交易所交易費、證監會交易徵費、證券保管費、買入證券存入費及代理人服務費。


如果選擇投資額是2萬元以下及單隻股份最抵的銀行,應該是匯豐,2萬元以上則是中銀香港。


目前,其他銀行都是每隻股票收費,但中國銀行卻是逐項計劃收費,每項計劃可供不多於10隻股票,每1000元可供2隻,月費為50元或供款額的0.25%(以較低者為準)。換言之,即使一次過揀10隻心水股去做月供,只要供款額2萬元的話,月費都只是50元而已。相對其他逐隻股票收費的銀行,想多供一隻股票,就要多給50元,中銀明顯實惠得多。


月供2萬以上 中銀最優惠
中銀還有另一項優惠,就是可以透過信用卡去供款,每供1元,就有1分積分。假設每月供款5000元,只要滿4個月供滿2萬元,就已經換到一張100元的現金券。


月供股票,還有另一個問題要注意,就是碎股。每月的供款,未必可以整整齊齊地買到一手股票。市場上沽售碎股,多數會較正股價低4至8個價位,非常「蝕底」。不過,中銀用正股市場買入價沽碎股的優惠,對散戶有利。


月供股票種類方面,輝立的選擇較多,可投資所有港股,但不包括創業板、窩輪及牛熊證,銀行多數只提供大型藍籌。
明報記者 龍彩霞